我是马智鑫,人工智能系2024级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学生。在这个暑假前,我有幸加入了“逐光”星火传承宣讲团,这个团队汇聚了众多怀揣热情与梦想的伙伴,我们共同致力于传播正能量,传承文化薪火。为响应宣讲团“探寻故土的红色记忆”主题活动,我在暑假来到了中国人民第一个海军军事基地所在地——青岛。青岛这片土地,孕育了丰富的海洋文化和众多的红色故事。我满怀敬意地探访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它是中国唯一一座反映中国海军发展的军事博物馆,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海军博物馆位于青岛市市南区莱阳路8号,陆地面积141.1亩,海域面积225亩,1989年10月正式向社会开放,2021年6月完成改扩建后以崭新面貌对外开放。博物馆分为室内、海上、陆上三大展区,馆藏文物共计10000余件。

我走进海军博物馆,仿佛踏入了一条时光隧道,回到了人民海军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室内主展馆的人民海军历史基本陈列,共设四个展厅,分为“艰苦创业、扬帆启航”“改革开放、乘风破浪”和“强国强军、挺进深蓝”三个部分,生动展现了海军在党的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光辉历程。

海上舰艇展区停放着许多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功勋舰艇,如毛主席乘坐过的长江舰,中国第一艘驱逐舰鞍山舰、第一艘国产驱逐舰济南舰、参与南沙海战的鹰潭舰等。这些舰艇见证了人民海军在保卫海疆、维护和平等任务中的英勇表现。陆上装备展区则展示了人民海军创建以来曾服役的小型水面舰艇、海军航空装备、海军陆战装备、海军岸防装备等,每一件装备都承载着一段段热血沸腾的历史。
在博物馆中,我仔细聆听着讲解员的介绍,仿佛看到了海军战士们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英勇奋战的场景。这里的每一艘舰艇、每一件装备,都像是一位位无声的英雄,诉说着人民海军的辉煌历史和不屈精神。特别是主展馆展厅内陈列的那段来自上甘岭战役的弹痕累累的枯枝,长度仅有85厘米却嵌入了35枚炮弹弹片,真实地反映了战役的惨烈,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顽强与坚韧。

参观结束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海军博物馆不仅是一处展示海军发展历程的场所,更是一座精神的殿堂,它让我们铭记历史,感受到了强大的海军力量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将继承和发扬海军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我会把这份红色记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学术上追求卓越,同时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也将把这段经历与感悟带入到“逐光”星火传承宣讲团的活动中,与更多的朋友分享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更多的人了解海军的历史,感受红色文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