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竞赛经验 “传经” 人工智能系举办国奖学子分享会-人工智能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日常工作 | 正文
科研竞赛经验 “传经” 人工智能系举办国奖学子分享会
来源: 人工智能系 作者:张文娇 编辑:张文娇 审核:胡张丽 发表日期:2025-10-24 16:43:52 被阅读[ 111 ]次

10 月 24 日,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人工智能系组织开展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科研竞赛经验分享会。2023 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吴楫玲同学与 2022 级软件工程专业的杨怡同学作为分享嘉宾,结合自身在多项国家 A 类赛事中取得的成果,从学术研究积累、科研竞赛备赛策略等方面展开交流。辅导员张文娇老师出席活动,并鼓励同学们积极投身科研立项与学科竞赛,以实践提升专业能力。

10月24日张文娇老师在分享会上讲话

分享会上,吴楫玲同学围绕计算机领域国家 A 类赛事的备赛经历展开分享。她提到,在参与赛事过程中,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是核心支撑,为此她通过课后拓展阅读学术文献、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前期准备工作,逐步积累学术思维与实践能力。同时,她详细介绍了团队协作中的分工技巧,例如根据成员优势明确算法设计、程序开发、文档撰写等不同模块的职责,通过定期线上线下研讨解决技术难题,最终在赛事中实现突破。

10月24日吴楫玲同学分享经验

杨怡同学则结合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分享了从赛事选题到成果落地的全流程经验。她表示,国家 A 类赛事对项目的创新性与实用性要求较高,在选题阶段需密切关注行业发展趋势,结合课堂所学的软件开发流程,从实际应用场景出发确定研究方向。此外,她强调了赛前模拟答辩的重要性,通过模拟评委提问,不断优化项目展示逻辑与技术细节,正是这些细致的准备让她在赛事中脱颖而出。

10月24日杨怡同学分享经验

张文娇辅导员结合 2025 级新生的适应情况,建议同学们尽早树立科研与竞赛意识,合理规划大学学习生活,积极向优秀学长学姐请教经验,充分利用我系的教学资源与科研平台,在参与科研竞赛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竞争力。

10月24日张文娇老师进行总结

值得一提的是,2025 级新生们在整场分享会中展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全程专注聆听、认真记录,眼神中满是对科研竞赛的向往与期待。分享会结束后,新生们纷纷主动围拢到吴楫玲、杨怡两位学姐身边,围绕 “如何平衡专业课学习与竞赛准备”“零基础入门科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团队组建中如何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等问题积极提问,两位学姐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结合自身经历给出具体建议,现场交流氛围热烈而融洽。

10月24日与会同学与分享同学进行现场交流

此次经验分享会的举办,不仅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国家 A 类赛事的备赛技巧与学术研究方法,更激发了大家投身科研与竞赛的热情。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两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为榜样,积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与学科竞赛,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地址:湖北省孝感市学院路158号
xdef 邮编:432000
电话:(0712) 2345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