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主要课程与学位课程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PLC原理与应用等。
学位课程:电路分析、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
六、主要专业实验
电路分析课程实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实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实验、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实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实验、信号与系统课程实验、PLC原理与应用实验等。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PCB实训、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自动化技术综合设计,以及企业认知实习、企业实训、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八、毕业条件
学生在修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准予毕业。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学士学位。
九、专业主要课程简介
电路分析
学时:80 学分:4.5 考核方式:考试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以电路分析的经典内容为核心,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电路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课程主要内容涉及简单电阻电路,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和电路定理,非线性电阻电路,一阶电路,阶跃响应,冲激响应,相量法,阻抗与导纳,频率响应,揩振,有互感的电路,变压器和三相电路等。
教材与参考书:
1.邱关源,《电路》(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张永瑞,《电路分析技术》(第4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年
模拟电子技术
学时:80 学分:4.5 考核方式:考试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系统地介绍了电子技术基础中的常用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反馈放大电路、集成运放、低频功放、正弦波振荡电路及直流稳压电源等内容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基本应用,内容涉及半导体器件的基本特性,基本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器,低频功率放大器,直流放大器,集成和运算放大器,信号的运算与处理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路,调试与解调电路。。
教材与参考书:
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数字电子技术
学时:64 学分:4 考核方式:考试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系统地介绍了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数字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内容涉及逻辑代数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半导体内存,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简介,D/A和A/D转换。
教材与参考书:
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学时:48 学分:3 考核方式:考试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系统地介绍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内容涉及微机系统组成、工作过程与运算基础,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与技术,指令系统与扩展指令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存储系统,总线技术,输入输出控制技术,接口技术,数模与模数转换等。
教材与参考书:
1.冯博琴,《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4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
2.王晓萍,《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1版),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
自动控制原理(一)
学时:64 学分:4 考核方式:考试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系统地介绍了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内容涉及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动态系统的最优控制方法等内容。
教材与参考书:
1.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5版),科学出版社,2007年
2.黄坚,《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学时:32 学分:2 考核方式:考试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单片机的原理、接口及应用技术。内容涉及单片机的原理、接口及应用技术。其主要内容包括概论,MCS-51系列单片机的资源配置,MCS-51系列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的C语言编程,MCS-51系列单片机的片内接口及中断,MCS-51系列单片机的扩展技术,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接口技术。
教材与参考书:
1.李泉溪,《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例仿真》,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16年
2.高玉芹,《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编程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
信号与系统
学时:48 学分:3 考核方式:考试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系统地介绍了确定性信号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描述与特性,以及信号通过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分析与变换域分析。内容涉及信号与系统概论,LTI系统的时域分析法,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连续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离散信号与系统的Z域分析,状态变量分析法,信号与系统的MATLAB辅助分析。
教材与参考书:
1.熊庆旭,《信号与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版),2011年
2.吴大正,《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4版),2005年
PLC原理与应用
学时:48 学分:2.5 考核方式:考查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系统的介绍了常用低压电器、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等基本知识。然后以西门子S7-1200系列PIC为背景,介绍了PLC的工作原理、系统特性、硬件构成、指令系统、编程语言及程序结构。
教材与参考书:
1.廖常初,《S7-1200 PLC编程及应用》(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
2.张硕,《TIA博途软件与S7-1200/1500PLC应用详解》,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
自动控制原理(二)
学时:32 学分:2 考核方式:考查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线性系统分析和综合方法。内容涉及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系统的运动分析、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极点配置、状态观测器设计以及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
教材与参考书:
1.刘豹,《现代控制理论》(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
2.王孝武,《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
电机与拖动控制
学时:48 学分:2.5 考核方式:考查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系统地从运动控制系统角度全面介绍了电机与拖动的相关内容。内容涉及各类电机(直流电机、变压器、三相异步电机、三相同步电机)的基本运行原理、建模、运行特性的分析与计算;各类电机的起制动、调速原理与方法;各类驱动与控制用微特电机的运行原理与特性分析;各类新型机电一体化电机如正弦永磁同步电动机、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开关磁阻电动机、步进电机、超声波电动机等的建模、驱动与特性分析;电力拖动系统方案与电动机的选择等。
教材与参考书:
1.李发海,《电机与拖动基础》(第4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
2.刘锦波,《电机与拖动》(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