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12-11-30 09:40:31 来源: 作者: 【 】 浏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工学    专业代码:080603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受到良好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理论,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础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为科学技术事业献身的精神,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2、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

3、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4、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5、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6、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7、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9、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能熟练进行外文阅读、有一定的科技外语写作能力。

三、学制和学分

学制:基本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3-6年。

总学分:172

四、学位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专业主要课程与学位课程

1、专业主干课程:电路分析原理及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逻辑电路,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与仿真,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自动控制原理,信息论与编码,毕业论文(设计)。

2、学位课程:电路分析原理及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逻辑电路,信号与系统

六、毕业条件及其他说明

学生按照本培养方案修满172学分,准予毕业。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七、专业教学进程表(见附表一)

八、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方案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占约占30%的学分,集中综合实践课程中含1周的企业认知实习、2周的电子工艺实训、4周的企业实训、2周的单片机课程设计、第七学期进行为期12周的毕业论文(设计)。第八学期进行为期12周的专业实习。

九、课程类别、门数与学分分配表(见附表二)

十、专业主干课程简介

电路分析原理及实验

学时:64    学分:4.5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分析计算电路问题的基本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主要内容: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法,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电路定理,含有运算放大路的电阻电路分析,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相量法,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含有耦合电感电路,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使用教材:邱关源.《电路》(第5版).高教出版社.2006年.

参考书目: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上、下册.高教出版社.2006年.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学时:64    学分:4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电子技术基础中的常用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反馈放大电路、集成运放、低频功放、正弦波振荡电路及直流稳压电源等内容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基本应用。能理解和掌握常用基本单元电子电路的组成和分析方法,并能对它们的主要指标进行分析估算。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由若干基本单元电子电路组成的较复杂电子电路进行分析和估算。

主要内容:半导体器件的基本特性,基本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器,低频功率放大器,直流放大器,集成和运算放大器,信号的运算与处理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路,调制与解调。

使用教材: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5).高教出版社.2006年.

参考书目: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4) .高教出版社.2006年.

 

 

 

数字逻辑电路

学时:64    学分:4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能比较深刻理解和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并能比较灵活地加以应用。熟悉中、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以及简单应用。为以后深入学习数字电子技术领域的相关知识和专业应用大下良好基础。

主要内容:逻辑代数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半导体内存,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简介,D/AA/D转换。

使用教材: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5版).高教出版社.2006年.

参考书目:

1、阎石.《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部分》(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杨晖.《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与数字系统设计》.北京航大出版社.2003年.

3、沈嗣昌.《数字设计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信号与系统

学时:64    学分:4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是信号与系统的基础理论,包括模拟信号与系统的时域、频域、S域分析,数字信号与系统的时域、Z域分析。掌握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稳定性分析等工程应用。培养学生能够从数学概念、物理概念及工程概念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S域分析,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Z域分析,系统函数,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

使用教材:吴大正.《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4版).高教出版社.2005年.

参考书目:

1、管致中.《信号与线性系统》(第4版).高教出版社.2004年.

2、郑君里.《信号与线性系统》(第2版)(上、下册).高教出版社.2004年.

3、奥本·海姆著.《信号与系统》(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数字信号处理

学时:64    学分:3.5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离散付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数字滤波器的原理与设计方法,Matlab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应用。了解离散时间随机信号,功率谱估计的经典方法。掌握数字信号的分析方法和处理技能,为日后解决数字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中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主要内容: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离散付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数字滤波器的原理与设计方法,离散时间随机信号,功率谱估计的经典方法,Matlab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使用教材:丁玉美.《数字信号处理(三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

参考书目:

1、高西全.《数字信号处理-原理、实现及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

2、吴镇扬.《数字信号处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姚天任.《数字信号处理》(第2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

 

高频电子线路

学时:64    学分:4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组成以及单元电路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掌握各种选频网络的选频特性及分析方法;掌握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电路组成和分析方法; 掌握非线形电路的特性及分析方法、混频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组成和性能分析;掌握振幅调制信号、角度调制信号的特性、调制与解调方法、电路组成和性能指标计算;掌握反馈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锁相环电路组成、分析方法及应用和频率合成器的技术指标与频率合成方法。为学习通信原理,数字通信技术专业课打好基础。

主要内容:选频网络,高频小信号放大器,非线性电路,时变参量电路和变频器,高频功率放大电路,正弦波振荡器,振幅调制与解调,角度调制与解调。

使用教材:张肃文.《高频电子线路》(第四版).高教出版社.2005年.

参考书目:谢嘉奎.《电子线路 非线性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单片机原理与仿真

学时:64    学分:3.5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目标:使学生理解单片机硬件组成结构、原理以及功能特点;掌握单片机的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掌握单片机输入/输出接口技术、中断技术和系统功能扩展技术;掌握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了解和学习一、两个典型的单片机应用开发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为将来从事将微机应用于生产实际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内容:MCS-51指令系统,内存与内存扩展,MC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及其内部定时/计数器,单片机I/O扩展及应用,单片机串行数据通信,单片机与D/AA/D转换器界面,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放。

使用教材:李泉溪.《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例仿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年.

参考书目:

1、李广第.《单片机基础》(修订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年.

2、胡干斌.《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年.

 

自动控制原理及实验

学时:48    学分:2.5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使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自动控制系统分析、设计(校正)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系统实验技能,学会运用Matlab进行控制系统辅助分析设计的方法,为后续控制类课程的学习提供所应用的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与校正,根轨迹法,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与校正,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

使用教材:王敏 秦肖臻.《自动控制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

参考书目:

1、姜长生、王从庆.《智能控制及应用》.科学出版社.2007年.

2、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习题解析》.科学出版社.2007年.

 

电磁场与电磁波

学时:48    学分:3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全面了解电磁场和电磁波的理论体系,掌握静态场和时变场的分析和计算,对基本的电磁场分布和电磁波的传播特性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主要内容:矢量分析,电磁场中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实验定律,静电场分析,静态场边值问题的解法,恒定磁场分析,时变电磁场,正弦平面电磁波,导行电磁波,电磁波辐射。

使用教材:李绪益.《微波技术与微波电路》.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

参考书目:冯恩信《电磁场与波》.西安交大出版社.1999年.

 

Tags: 责任编辑:tangbiao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下一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